咖啡斑(cafe-au-lait-spots)又称咖啡牛奶斑,是临床常见的色素异常性疾病。一般色泽自淡棕色至深棕色不等,常为边缘不规则,边界清晰,大小不一,无自觉症状的色素沉着斑。可单发也可并发神经纤维瘤、结节性硬化及Albrihgt 综合征,但大多数为正常个体,其表现与雀斑十分相似。因其主要发生于面部,有碍美观,患者求治心切。
如何确定咖啡斑?
大量咖啡斑常提示有系统性疾病的存在,表皮黑素细胞增多,角质层形成细胞与黑素细胞的比例为7:1,正常皮肤比例为10:1,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质中都能见到巨大的黑素体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可能与DNA错配修护基因突变有关,多种细胞因子,如肝细胞生长因子、干细胞生长因子也参与其形成。
咖啡斑多属于遗传性皮肤病,与日晒无关,边界清晰,表面光滑,颜色多均一,圆形、卵圆形或不规则形,往往出现于出生数月至1年内,在整个儿童时期数目增加,并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呈比例增大,不会自行消退。成人平均大小2~125px,zui小2mm,zui大500px。有人认为,90%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具有咖啡斑,若6片直径大于37.5px的咖啡斑,应高度怀疑神经纤维瘤的存在。